close

很久很久以前,MBA開學的第一個禮拜,幾乎每個教授開完落落長要買的書單、要讀的個案討論和文章後,就會傳下一張有學生優惠價的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訂閱單,希望大家養成每天看商業新聞的習慣。當時我沒訂,因為早幾年畢業已經在工作的室友有訂,兩個人輪流看不同版面,討論新聞,比自己一個人為了功課、報告、課堂參與分數而看報紙有趣多了。從最初先看與生活相關的Metro版,隨便翻翻看太懂的商業版,就這樣倒也養成了看紐約時報的習慣。


和丹尼斯結婚後,我們搬到一個離前室友只隔一條六線道Queens Blvd的小套房。剛搬家的前幾個禮拜連電視都沒,唯一的娛樂就是音樂和自己用學生優惠價訂的紐約時報。只要還未到冷的受不了的地步,每天早上七點多,前室友都會走到我們家樓下,我和丹尼斯拿著我們的紐約時報,前室友拿著她的紐約時報,三個人散步到二個地鐵站外的Starbucks,喝咖啡吃早餐看報紙。不過多時,那家Starbucks店員在我們站在門外還沒推門進去前,就已開始準備我們照常點的咖啡和早餐。這個每天早晨固定的儀式,一直持續到前室友搬家才停止。其實當年每天早上喝Starbucks吃早餐,對還在念書沒收入的我們是一筆不小的花費,但今天我們能突破很多在美多年的台灣人只閱讀中文的習慣,早晨Starbucks的紐約時報居功厥偉啊!


直到現在,搬了多次家,從Queens到Manhattan,從紐約到紐澤西,華爾街日報訂了又停,停了又訂,紐約時報卻從沒停過,我們也仍毫無羞耻地繼續付著學生優惠價,只是每天早晨喝咖啡看報紙的習慣變成週一到週五在公司看免費線上版週末才早起自己煮咖啡看報紙。一份一份沒翻過的紐約時報常是一疊直接丟進紙類回收桶,直到今天拿起放在門外的紐約時報,覺得手中報紙的重量怪怪的,看起來不太對勁*,隨手放在已積成一疊的舊報紙上,才發覺紐約時報寬度變窄了。雖然華爾街日報早在今年初就已瘦身,但紐約時報改版,就像Soho的古根漢博物館變成Prada旗艦店、街口老教堂改建為高級公寓、轉角diner被買下要又開一家Chase Bank,不禁感嘆另一個美好時代的過去。




*有位讀者投書說得好,紐約時報改版,就像把從小寶貝到大的泰迪熊的一隻耳朵割掉,抱在胸前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verythingbag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